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辽宁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修正案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9:14:30  浏览:88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修正案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修正案
辽宁省人民政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经1997年11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第144次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将第十七条修改为: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渔业生产单位和个体渔户,由渔业行政部门或其所属的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处以5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



1997年12月26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庆市招商引资奖励试行办法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政府


大庆市招商引资奖励试行办法


【文  号】庆政发〖1996〗26号

【颁布单位】大庆市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1996-08-05

【实施日期】1996-09-01

第一条 为了鼓励为本市加快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引荐人,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引进市外资金或者引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技术来本市的单位、个人(以下统称引荐人),经过确认或者认定后,对直接引荐人,按本办法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外资局、财政局监督实施,市计委、经委、科委、地税局、侨务办、对台办和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予以协助。

第四条 引进资金的奖励标准:

(一)引无偿资金的,按实际引资总额的30%给予奖励;

(二)引进有偿无息资金,使用期在1年、2年、3年以上的,分别按实际到位资金的5%、10%、15%给予奖励;

(三)引进资金的利率低于银行基准利率,使用期在1年、2年、3年以上的,分别按实际到位资金的1%、2%、3%给予奖励;

(四)引进资金的利率与银行基准利率相同,使用期在1年、2年、3年以上的,分别按实际到位资金的0.2%、0.4%、0.6%给予奖励。

引进资金的利率高于银行基准利率,或者在计划外引进国内有关部门、单位资金的,由受益单位与引荐人协商奖励金额。

第五条 引进合资、合作项目的奖励标准:

(一)以资金投入的,按实际到位资金的1%给予奖励;

(二)以设备投资的,按实际投资额的0.5%给予奖励;

(三)以技术投资的,按实际投资额的0.5%至0.8%给予奖励。

前款引进项目属于本市重点发展的石化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乳品及畜产品深加工、建筑及建筑材料加工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及仪器仪表业六大支柱产业项目的奖励,在原奖励数额的基础上增加30%;引进资金超过1亿元的,给予重奖。

第六条 引进独资企业的,引荐有关项目、技术的奖励标准:

(一)引独资企业的,在该企业获利满1年后,按企业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

(二)在本市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中引荐高附加值项目的,按该企业达产后第一年税得利润的8%给予奖励。

(三)引荐专利技术或者科技成果入股,企业盈利的,按该企业当年分红前利润的5%给予奖励;救活企业,使企业盈利或者减亏的,按该企业当年纯利润或者减亏额的10%给予奖励。

第七条 为本市引进资金或者项目、技术的,经市外资局登记后,按以下规定办理奖励:

(一)按本办法第四条引进资金的奖励,引进资金全部到位后15日内,由注册会计师验资;验资后15日内,由受益单位将奖金总额的25%交给市外资局转交引人。资金使用获利满1年后30日内,由受益单位将奖金总额的75%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轩交引荐人,并发给奖励证书。

(二)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引进合资、合作项目的奖励,由市计委牵头,会同市经委等有关部门及时确认,资金全部到位后15日内,由注册会计师验资;验资后15日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将奖金总额的25%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资金或者设备、技术利用获利满1年后30日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将奖金总额的75%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并发给奖励证书。

(三)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奖励:

1、引进独资企业的,由同级财政部门在该企业获利满1年后30日内,将奖金总额的50%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企业获利满2年后30日内,同级财政部门将奖金总额的50%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并发给奖励证书。

2、引荐高附加值项目的,由市科委会同市计委、经委及时认定,由受益单位在第一年纳税后30日后,将奖金总额的25%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第二年纳税后30日内,由受益单位将奖金总额的75%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并发给奖励证书。

3、引荐专利技术或者科技成果的,由市科委及时确认,由市财政局监督企业在当年盈利或者减亏的30日内,将奖金总额的50%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企业盈利或者减亏满2年后30日内,由企业将奖金总额的50%交给市外资局,由市外资局转交引荐人,并发给奖励证书。

第八条 受益单位必须如期足额交付本办法规定的奖金;否则,由市外资工作领导小组裁决,直至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骗取奖励的,由市外资局追回全部奖金;对有关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工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政纪处分。引荐人获得奖励后,引荐标的在3年内调出或者变相调出本的,由市外资局追回全部金。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外资局负责应用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客户名单商业秘密性的司法审查
刘同庆

(江苏省南通市政协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 二级检察官 法律硕士)

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谓商业秘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刑法》第219条规定,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根据法律规定,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大类,其中经营信息指与经营销售有关的保密资料、情报、计划、技术方案、方法、程序、经营决策等。具体可包括未公开的产品市场占有状况、区域分布、推销计划、市场信息、财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信息、进货渠道、销售网络、配方、价格、供求状况、标底、标书及客户名单等。
客户名单是一项重要的经营信息,近些年来,侵犯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案件呈迅速上升趋势。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要认定一份客户名单具有商业秘密性,使该客户名单能够做为一项商业秘密,从而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司法官应对该客户名单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
⑴、秘密性,即该项客户名单信息所处的状态应当是秘密的,没有被公开过,这是构成商业秘密的最本质特征,其客观标准就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从而不易被他人所知悉并获取。如果一项信息能够很轻易的从公开渠道知悉并获取,那么它就不是秘密,而属于公共信息了。而任何处于公有领域的公共信息都是属于公众共同享有的公共财富,不能被任何人所独占使用。要说明的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公众”只能是特定的某些人,而不能要求是所有人。一般认为公众是指包括权利人、权利人内部为使用商业秘密而合法知悉或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员、合法受让商业秘密因而知悉和掌握商业秘密的人、根据有关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有权使用商业秘密的当事人等以外能从该商业秘密的披露或使用中获得经济价值或者竞争上优势的其他人。事实上,商业秘密是必须为一定范围内的特定人所知悉的,比如,权利人内部因需要使用该秘密而而必须知悉或掌握该秘密的职员等。但这些人的范围是有限而特定的,他们知悉所有权人的商业秘密,并不影响商业秘密的秘密性。
在对客户名单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进行具体认定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①、该客户名单是否易于取得。能成为商业秘密的客户名单应当是由权利人经过独特的收集、积累、加工、整理等劳动和努力后而得到的,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着特殊要求的客户的信息。如果该客户名单上的信息能够被其他不特定的任何人轻易的通过公开出版物,电话黄业等途径而得到,或者仅是简单的罗列或复制同行业众所周知的或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企业名称、通信地址、厂商名录,这样的客户名单就不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不能成为商业秘密。因为易于取得的信息属于公众信息,不应为某个人所独占,法律也不应该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所以在认定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时,应该充分考虑取得该客户名单的难易程度。
②、开发该客户名单是否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和努力。一般来说,客户名单本身并不具备多大的创造性,其往往取材于从公共渠道收集的公有信息。但如果权利人为这类信息耗费了人力、财力和时间,即原告对公有信息进行了投资,对这类信息就应当进行保护,其实质上是对相关权利人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努力的保护。因为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资料中通过劳动、时间和金钱的付出而取得的创造性的工作成果,理所应当的应该进行保护。如果权利人对自己的客户名单没有付出过创造性的劳动和努力,而只是将本行业内众所周知的企业名称进行罗列或者只是简单的复制现有的通讯地址、厂商名录等,其他竞争者只要花费一定的劳动和努力就能够得到近似的结果,对这样的客户名单法律就没有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因此在确定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时,应该衡量权利人是否为开发该客户名单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是否耗费了人力、财力和时间。
③、该客户名单是否是独特而稳定的。客户名单上的客户信息应当是具体而明确的,是有着独特的交易要求和习惯的,从而有别于普通客户。而且该客户名单在一定时期内应当是相对固定的,不会轻易改变。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客户名单构成商业秘密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属性。业务双方有时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或者虽无合同,但客户一旦有需求,就会直接选择该经营者供货,而不是选择他人,购销双方之间已形成一种一对一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会给经营者带来稳定的利润和竞争优势。有时,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公开的,但经营者与客户之间未必能形成这样的直接联系。偶然的、临时的、一次性的客户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不能认为是商业秘密。因此在确定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时,应当把该名单的独特性和稳定性纳入考察的范围。
⑵、价值性和实用性,即通过对该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使用,能为权利人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上的优势。
价值性是商业秘密必具的特征。而且其价值可以是已经体现或正在体现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将会体现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必须是客观的,如果仅仅是权利人主观上认为有价值,而客观上没有实际的价值,则不能构成商业秘密。
实用性要求该商业秘密必须能够用于使用,从而产生实际的经济价值。实用性并不要求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的现实利用,只要该信息满足应用的充分条件即可。没有实用性的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不能称之为商业秘密。抽象的概念、原理、原则,如不能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案,是不能成为商业秘密从而获得法律保护的。
在付出了时间、资金和劳动的基础上而获取的客户名单,通常会大大增加交易的机会,为客户名单的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从而具有价值性和实用性。
⑶、保密性,即权利人基于对该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性质的明确认识,对其进行了管理,采取了合理而适当的措施以保守秘密。第三人如果不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或者不付出相应的代价是无法获得该名单信息的。没有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而乱丢乱放的客户名单显然不能成为商业秘密。
保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核心要件。商业秘密的合法控制人必须采取了保密措施,因为秘密一旦泄漏,就会失去其存在的经济价值。保密措施是判断商业秘密存在的外在标志,如果权利人对该客户名单根本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他人通过正常渠道即可轻易得到,其本身就不构成秘密。权利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是客户名单能否成为商业秘密的前提条件。法律不要求权利人的保密措施是天衣无缝的,而应该是合理而适当的。所谓合理的保密措施,就是该措施应(a)足以使竞争对手或其他人通过正常、合法手段无法获取商业秘密;(b)足以使保密义务人清楚自己的保密义务。如何认定权利人采取的保密措施是合理的呢?首先,权利人须有将该信息作为秘密保护的主观意识,如果权利人本身都不将该信息作为商业秘密来看待,法律就没有必要将该信息作为商业秘密来保护。其次,权利人仅具有主观上的保密意识还不够,他还必须采取客观的保密措施,有关保护措施应当是明确、明示的,并能够具体确定商业秘密的范围、种类、保密期限、保密方法以及泄密责任。如订立保密协定、建立保密制度等。总之,如果权利人提出了保密要求,其职工或相关的其他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人存在着商业秘密,那么其职工或其他相关人就应当承担保密义务,此时权利人的保密措施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就是合理的,法律就应该予以尊重。
综上所述,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一份客户名单经过以上方面的审查,认为其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秘密性,价值性和实用性要求,并且采取了合理而适当的保密措施,就可以认为该客户名单就具备了商业秘密性的要求,对其商业秘密性就可以予以认定,使其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